出处:长江日报

本月初,北京市四中院正式受理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起诉百度外卖、美团、饿了么三家外卖平台环境污染责任纠纷一案。此事引起舆论广泛关注,而据媒体近日梳理,已经并正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的不只是外卖平台,快递业产生的环境污染可能更严重,甚至共享单车车身含有大量重金属,日后是环境的风险源。

    近几年,我国的电商、共享单车作为新兴行业突飞猛进,甚至在国际上招来“羡慕嫉妒”,我们在享受它们带来的生活便捷的同时,还颇有几分“自豪感”。但事情总有正反两个方面。便捷是电商、共享单车好的一面,而硬币的另一面是,环保问题悄然而至,而且需要我们严肃面对。

    互联网新的经济生产方式中,环保问题有新的表现。传统环保议题,有很直观的判断,比如传统企业排污、排废气,直接造成了水污染、空气污染。网络外卖、共享单车,乃至日常办公中的水电煤的耗费,环保影响不是直接的、显性的,但不意味着环保问题不存在。在国际环保议题上,环保测算评估基于“碳排放”的视角,“碳排放”存在于经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,而减少“碳排放”是一个总量控制的问题。这就是说,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外卖包装是否造成了污染,而要看相应的经济生产方式、消费方式等等,是否增加了一个社会总的环保成本。

    我们现在对环保已经非常重视,但是对企业的碳排放,尤其是电子商务这些新兴行业所带来的环保问题,很容易为人们所忽视。外卖、快递、共享单车给我们带来了便利,大家都很享受,这时候就容易“一俊遮百丑”,忽视了它的“负外部性”。很多人会觉得,我是在拉动内需和消费,有利于经济增长,至于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包装材料,只是一个经济成本问题。但这些企业的“负外部性”“化整为零”,就成了整个社会必须共同消化的污染问题。

    正因为电商环节造成的污染是“细水长流”的,所以长期地在面上积累而来,环保问题就相当严重了。据说国内整个外卖行业的日订单量有可能接近3000万份,据相关公益组织调查,平均每单消耗3.27个塑料餐盒或杯子,这就意味着每天消耗的塑料制品就达数千万个。去年国内快递业突破300亿件,产生包装垃圾400万吨,这些垃圾大多不可溶解。这种渗透到数亿人日常生活场景中、细水长流的环境污染,是相当可怕的。

    环保已经成为硬约束,同时也是一个细致入微的努力过程。譬如外卖包装,研发更环保的材料是否可行,经济成本是否可以消化,这都是我们日常所面对的具体环保议题,需要逐个研究。当然,一方面外卖、快递、共享单车等新兴行业要强化环保意识,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将环保压力传导到新兴行业、各个环节中去。譬如企业是否有动力去研发、推广更为环保的包装盒,这不是经济动力可以推动的,需要环保压力的传导。在消费领域,环保存在巨大的技术可能性,还有很大的推进空间,关键是大家都把环保当回事,有关部门要把环保压力传导到各环节去。